👉生活即復健的幾點迷思
很多風友看著自己無力的手腳,很急迫希望自己動作趕快好起來,很積極的復健訓練,但卻忽略了生活的復健,動作練熟了這些自然就會了,很可惜,並不會。
✅生活也是訓練的一環
很多風友看著自己無力的手腳,很急迫希望自己動作趕快好起來,很積極的復健訓練,但卻忽略了生活的復健,以為手抬的越高這些事情自然就會了,很可惜,並不會。
就拿套疊杯為例,很多風友在醫院以為一次多拿幾個就是進步(當然就也是進步的一種值得肯定),但即便這樣,卻仍拿不好一杯水?
這是因為套疊杯不用在意有沒有拿歪,也沒有練習把疊杯靠近嘴巴,這其中所需要的穩定度、肌肉協調程度、肌耐力都不同,所以只在醫院練習是不夠的。
✅循序漸進,慢慢進步
每個人狀況不同,當然不是要每一個人直接練習拿筷子,治療師會根據每個人狀況建議適合的生活訓練方式,例如吃飯就會是
✔️扶放在桌上的碗
✔️吃飯時把碗拿起來
✔️拿杯子起來喝水
✔️使用叉子
✔️使用湯匙
✔️使用筷子
詳細的訓練可以參考這篇:
https://relive.tw/stroke-eating/
✅代償真的萬惡不赦嗎?
我們在訓練的時候卻時常跟風友講,不要做出代償動作,正確的說法應該是,不要做出不好的代償動作,代償本身就只是一個替代方案,我們因為視力退化所以會戴眼鏡,因為雙腳走不遠所以才會開車,如果代償都是不好的,那就請把眼鏡丟掉、車子賣掉吧...
風友剛開始練走路可能會用拐杖幫助平衡,手指無力可以用輔具先固定餐具來練習使用,手臂無力可以用枕頭稍微墊高,只要有用,動作自然會越來越熟練。
重點:
生活確實不能取代復健,但應該是復健的一環,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環。